李开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秦谜:重新发现秦始皇百度云,复苏文学,www.fusu8.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共53支简,记载了从秦昭王元年(前306年)至秦始皇三十年(前217年)的秦国历史。其中一则纪事透露了昌平君的消息。

向考古学家学习,我们以秦王政九年为中心,由此往前逆推,选定几个重要的时点,以这几个时点作为探洞,深入考察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的情况如何。因为是探洞调查,所以我们的目的集中于窥探在这几个时点上昌平君与当时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间,可能会有什么关系,他的人生可能会出现什么变动。

我们来试试看:

第一探洞,秦昭王三十五年、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

这一年,楚太子熊元到秦国做人质,不久娶妻生下昌平君。昌平君的生年,可以这一年为底线,大致定在下一年,即秦昭王三十六年。当时,秦始皇的父亲子异大概是十一岁,生活在咸阳,昌平君与子异之间的年龄差,大约在十岁左右。

第二探洞,秦昭王四十二年、楚顷襄王三十四年(前265年)。

这一年,昌平君七岁,生活在咸阳。子异十七岁,离开咸阳到赵国首都邯郸做质子。前面我们已经谈道,昌平君的母亲是秦昭王的女儿,昌平君是子异的表弟,他们都是秦国的王室宗亲,是同一社交圈子里的人物。他们家庭间的面识交往,在咸阳有七年之久的可能。

第三探洞,秦昭王四十五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

前一年,熊元亡归楚国,今年即位。昌平君约十岁,留在了秦国。子异二十岁,在邯郸做人质,结识了吕不韦,开始投靠华阳夫人的计划。

第四探洞,秦昭王五十年、楚考烈王六年(前257年)。

子异与吕不韦由邯郸脱逃,回到咸阳,穿着楚服见了华阳夫人,正式做了王太子继承人。当时,子异二十五岁,昌平君约十五岁。由于子异已经成为华阳夫人的养子,与楚系外戚集团结成政治联盟,他与昌平君之间有了直接往来的可能,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亲上加亲,利害一致。此时的嬴政三岁,与母亲一道留在邯郸。

第五探洞,秦昭王五十六年、楚考烈王十二年(前251年)。

嬴政与母亲一道自邯郸回到咸阳。当时,子异三十一岁,昌平君二十一岁,嬴政九岁。从这一年开始,昌平君与表侄嬴政有了直接交往的可能。

第六探洞,秦庄襄王元年、楚考烈王十四年(前249年)。

子异即位,是为庄襄王。这一年,子异三十三岁,任命吕不韦为相国。同时,华阳夫人被尊为太后,楚系外戚集团再次掌控了秦国政权。二十三岁的昌平君,既是华阳太后的侄子,又是秦王的表弟,他在这个时候进入政坛,可谓水到渠成,可能性最大。

第七探洞,秦王政元年、楚考烈王十七年(前246年)。

嬴政即位改元,年仅十四岁,委政于太后与大臣。此时的太后,一共有三位,生母帝太后赵姬,亲祖母夏太后,养祖母华阳太后。三位太后当中,地位最为尊贵,权势最为强大的,是华阳太后。此时的大臣,吕不韦被尊为仲父,继续出任相国。昌平君二十六岁,是幼王的表叔,先帝的臣下,太后的至亲,跻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也是不难想象的事情。

第八探洞,秦王政九年、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年)。

秦王嬴政二十二岁,行冠礼亲政。嫪毐之乱暴发,三十四岁的辅政大臣昌平君与相国吕不韦和昌文君一道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成为拥立秦王嬴政亲政的第一功臣。 <h3>5. 昌平君的官职是什么?</h3>嫪毐之乱暴发时,昌平君和昌文君与吕不韦一道接受秦王下达的“攻毐令”,领兵镇压叛乱。这件事情,《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王知道了嫪毐发动叛乱的消息后,“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

这道命令,是秦王命令的略写,接受“攻毐令”的三位大臣,第一位是相国,就是吕不韦,第二位是昌平君,第三位是昌文君。昌平君和昌文君都是封号,他们在接受王命时,究竟担当什么官职,史书里没有记载。昌平君是秦始皇的表叔,辅政大臣之一,他在接受秦王诏令时排名第二,地位仅次于相国吕不韦。以秦国的官职而论,大臣中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人,应当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所以,从地位的排名上来考虑的话,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合理的推想,嫪毐之乱暴发时,昌平君的官职,有可能是御史大夫。

我们的这个推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可以得到间接的旁证和支持。这个间接的旁证和支持,就是历史学界研究秦国行政文书的大量成果。

根据中日两国学者的研究,秦汉帝国的法律制度,非常严密而完整。诏令的下达,自有制度化的程序,最高政令的发布以各种诏书的形式下达。诏书的发令方,是王或者皇帝;诏书的接受方,第一位是丞相,其次是相当于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当年,曾经下达了着名的“议帝号诏”,下达诏书命令大臣们讨论秦王的名号,最终确立了“皇帝”的称号。这道诏令的下达,就是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的程序。《史记·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秦始皇二十六年: <*lockquote>秦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王曰:“……号曰皇帝。他如议。” </*lockquote>这段文字,是秦王诏令的下达和臣下回答的摘录。大意是说,秦统一天下以后,秦王诏令丞相、御史大夫:“……寡人以渺小的身躯,兴兵讨伐暴乱,有赖于祖宗的神灵,六国国王都俯首服罪,天下大定。现在如果不变更称号,则不能彰显成功,流传后世。希望议定帝号。”经过慎重议论以后,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代表群臣回复秦王,建议采用“泰皇”的称号,最后由嬴政改定为“皇帝”。

秦王的诏书,下达的对象是“丞相”和“御史”。当时的丞相有两位,是隗状和王绾,具体是哪一位呢?由回答来看,直接受令接诏的正是王绾。御史,是御史大夫的略写,当时的御史大夫是冯劫,他也是受令接诏的大臣。诏令由秦王下达丞相、御史大夫的程序,井然有序,清楚明了。

这种程序,不但有文献证明,也得到出土文物的印证,通行于秦汉时代。比如在《汉书》和出土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中,“制诏相国(丞相)、御史(大夫)”,就是诏令下达中常常见到的形式。以此推论,嫪毐之乱暴发时,秦王诏令的下达也应当走同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排名在相国吕不韦后面接受诏令的大臣,有可能就是御史大夫。

通过以上的追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昌平君的特殊身份,他一直居于秦国政坛的主流当中。他一方面是华阳太后的亲属,楚系外戚集团的重要人物,另一方面,他又是子异和嬴政的至亲,与子异和嬴政都有多年的交往,他不管是与华阳太后还是与嬴政父子,在政治利益上都完全一致。从而,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昌平君在二十三岁时,伴随子异即位开始登上政坛。二十六岁时,因为嬴政幼年即位而跻身于被委以国政的大臣之列。三十四岁时,他身为辅政大臣,以御史大夫的官职受命领军平定叛乱,拥立嬴政顺利亲政,声望和实力都到达高峰。

昌平君从出生到三十四岁的情况清楚以后,我们的追踪调查,就可以回到本案的开头,回到疑案的破解上来了。本节是一桩追查“谁是丞相?”的人事案件,案件缘起于吕不韦免相以后秦国丞相不知是谁的状况。

吕不韦免相,是在秦王政十年。嫪毐之乱平定以后,在追究责任的调查中,吕不韦与帝太后、嫪毐的特殊关系暴露,受牵连被罢免相国之职,贬斥出京。国家不可一日无相,新丞相的任命,当然必须马上决定。这个时候,昌平君三十五岁,是先帝时代留下的辅政大臣,官职仅次于相国的御史大夫,他又是秦王的表叔,华阳太后的侄子,平定嫪毐之乱的第一功臣,由他来接任丞相,应当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昌平君出任丞相的事情,《史记索隐》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史记索隐》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攻毐令”条下说: <*lockquote>昌平君,楚之公子,立以为相,后徙于郢。 </*lockquote>这条史料明确地告诉我们昌平君曾经被“立以为相”,就是出任秦国的丞相。至于昌平君是什么时候被立为丞相的,《史记索隐》没有交代。现在,我们根据上述调查的结果,大体可以合理地推定,昌平君出任秦国丞相,应当在秦王政十年,他接替被罢免的相国吕不韦,成为辅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位丞相。

女生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精灵世界的咸鱼

精灵世界的咸鱼

博丽神社的厨子
网友a:如果想当个纯摆烂的宅居fw,养哪几只宝可梦最合适。网友b:沙奈朵、爱管侍、魔女、姨妈、长耳兔。凡歌:喵喵、蛇纹熊、小卡比兽、一对鼠,吃什么取决于捡到什么。网友c:好家伙,别人当宅男,你当流浪汉是吧!
女生 连载 36万字